近日,研究院洪申达助理教授参与完成的“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推广”项目,获得202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公益类)二等奖。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主要完成人为陈康寅、刘彤、陶华岳、洪申达、张昊、韩津阳。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其早期诊断依赖多种检查手段,且高敏感性检查存在费用高、对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在此背景下,洪申达团队致力于开发新型人工智能(AI)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技术创新方面,团队建立了多种疾病早期诊断的AI模型,可实现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例如,从大致正常心电图人群中识别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深度学习模型,能早期识别严重冠心病患者;从纸质心电图识别心房颤动的深度学习模型,解决了医疗条件落后地区心电信号获取难题,可直接从纸质心电图准确判断房颤。同时,团队通过建立心电图自动诊断的AI模型,提升了心电图自动诊断和心律失常自动分类性能,提高了临床医生对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在心血管疾病预后预测方面,团队建立的AI模型能早期区分患者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优化临床治疗决策,可精准预测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情况。此外,团队还将AI模型与硬件结合,开发了相关设备和系统,提升了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与便捷性,该系统已推广至18家医疗机构应用,包括西部偏远地区。
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天津市科委等课题的支持,共发表论文23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编著的《人工智能心电图》专著入选年度医学学科类“医界好书”榜。
此次项目获奖,是对洪申达团队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所做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项目名称: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推广
奖种和等级: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公益类)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陈康寅、刘彤、陶华岳、洪申达、张昊、韩津阳

